首页 > 基地建设 > 基地介绍 > 正文

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省科学院)简介

作者:时间:2022-03-29点击数:

伴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广东省科学院诞生。

四十余载砥砺奋进,广东省科学院始终从国家和地方的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实际出发,紧跟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步伐,探索创新,逐步发展成为广东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一支重要战略科技力量,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诞生在科学的春天(1978-1998年)

“科学的春天”背景推动下,为落实中央科技发展相关政策,广东省委于1978年1月5日以1号文作出“成立广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广东省科学院”的决定,省科学院正式宣告成立,梁嘉任党组书记、院长。省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机构”的管理模式。省微生物研究所、省昆虫研究所、省测试分析研究所、省科技图书馆、省科技学校、省科学院实验工厂等几家研究所,以及恢复重建的地理所、土壤所隶属省科学院建制。省科学院建立后,在恢复科研秩序、开创新局面的过程中,坚持科技工作“为当前当地服务”的正确方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科技方针,调整科技布局,努力利用自身的资源条件和优势,组织科技人员投身到为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逐步成长为华南地区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涌现出一批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优秀科技人才和先进科技成果。

做体制改革的践行者(1999-2014年)

1999年,广东省顺应科技体制改革不断纵深发展的新形势,制定《广东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面对变革,省科学院深刻领会改革精神,寻求改革的最佳方案,对研究所准确把脉并进行结构调整。省科学院以原有的科技优势资源为依托,在科研单位的发展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出了以社会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发展目标,努力建立面向市场的新架构。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加强院地合作,以地方需求为导向,根据广东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实行合作方针;加强科技开发和产业化工作,促进产学研融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形势喜人,改革的头三年,全院技工贸总收入实现平均年增长29.3%。省科学院在改革中求生存,在变革中谋发展,坚守“为当前当地服务”的初心,在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展服务等方面进行初步探索,为今后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注入产业创新的基因(2015年)

为应对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东省委省政府于2015年6月组建新的广东省科学院,赋予“聚焦产业发展的应用技术研究,兼顾重大技术应用的基础研究,更好地满足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发展定位,目标是打造广东高层次人才集聚高地、产学研合作与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组织载体、创新驱动发展的枢纽型高端平台,为省科学院注入了产业创新的基因。新的广东省科学院,由原省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分离)、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省石油化工研究院等研究院所整合而成,为广东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科技自立自强绘新篇(2016-2020年)

广东省科学院在四十余年的历史积淀中厚积薄发。

科技创新势不可挡。目前形成了涵盖生物与健康、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装备与制造、电子与信息、智库与服务六大创新板块的17个科研机构;在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现代材料表面工程、无人机与空间智能、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光电材料与器件、先进焊接技术及材料、合金材料与加工、复杂工业过程建模与优化控制、生物育种、动物保护与繁育等学科和技术领域,已位居全国一流或领先水平;拥有一支规模逾4000人的创新人才队伍,其中,两院院士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俄罗斯工程院中国籍院士1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称号21人、省级人才称号53人,科技领军人才近百人,高级职称科技人员近千人,博硕士青年科技人才1600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30余人;设有博士后工作站5个,在站博士后近200人;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各类科技平台219个(国家级20个、省部级157个);近五年累计承担各类纵向项目1741项(国家级283项、省级93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53项),获纵向经费27.29亿元,获国家级奖励8项、省部级奖励85项、社会力量奖励150项,发表论文6205篇(SCI/EI 2811篇),获授权专利1862件(发明专利1100件、国外授权专利55件)。

成果转化落地有声。围绕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聚焦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探索建立以“有的转、转得了、转得快、转得好”为鲜明特征的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以“机制+载体+人才”的创新模式,建立起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技术经理(经纪)人运营,利益捆绑、利益共享的技术育成孵化和产业技术服务工作机制,在珠三角和粤东西北等地布局了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产业技术服务中心,输出先进的具有广东省科学院集成优势的技术育成孵化、产业技术服务和产业创新人才培养等管理模式。近五年,孵化以“中科云图”为代表的高技术企业87家,技术服务企业3.5万家(次)/年,“四技”收入(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收入)达28.9亿元。

历经五年栉风沐雨,在“边组建边发展边贡献”中,新的省科学院建立起了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管理制度,科技创新能力极大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凸显。据广州市政府《在穗主要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报告(2019年)》,省科学院在总体支撑指数、产学研结合指数、成果转化指数、产业平台支撑指数和人才支撑指数等5项指标均排名第一。据《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0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省科学院“四技”收入在全国2072个科研院所中排名第4位,居在粤研究机构第1位。经第三方评估表明:“广东省科学院已经成为国内一流的省级科学院,是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在建设科技创新强省、推动区域创新发展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省科学院圆满完成了改革任务,为下一步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征程,再出发

面向“十四五”,广东省科学院确立了“一院两制三体系四融合”的发展战略以及“打造卓越综合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的目标愿景。这是省科学院立足新发展阶段在战略上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在建设“成为广东创新驱动发展不可替代的战略科技力量”的奋进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在该战略和目标的统领下,广东省科学院立足于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发挥产业技术创新集团军的整体合力,不断深化新型现代科研院所管理体制、市场化的技术育成转化和技术服务体制创新,建设知识创造转移体系、技术育成孵化体系、产业技术服务体系,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的有效嫁接与深度融合。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助力“双区”建设,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服务区域协调发展中力争发挥好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为广东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广东省科学院网站地址 http://www.gdas.gd.cn/

 

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100号广东工业大学行政楼三楼(邮政编码:510006)   粤ICP备05008833号